EOD(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项目作为一种创新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近年来在我国得到了广泛应用。这类项目通常涉及生态环境治理与产业开发的有机结合,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本文将重点分析EOD项目的几种主要融资模式及其适用场景。
1.PPP模式(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PPP模式是EOD项目中最常用的融资方式之一。在这种模式下,政府与社会资本方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分担的合作关系。政府通过引入社会资本方,既可以缓解财政支出压力,又能充分利用社会资本的资金和技术优势。成都公园城市龙泉山生态保护修复暨国家储备林项目就是采用BOT(建设-运营-移交)模式的典型案例。该项目总投资125亿元,合作期限30年,其中社会资本方与政府方出资代表按6:4的股权比例共同成立项目公司,负责项目的投融资、设计、建设、运营和移交工作。
2.特许经营模式
特许经营模式也是EOD项目的重要融资手段。政府通过竞争方式授权法人或其他组织在一定期限和范围内投资建设运营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并获得收益。这种模式主要应用于能源、交通运输、水利、环境保护等领域。马鞍山市向山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EOD项目采用特许经营模式,总投资额约82.65亿元。项目经营期限30年,特许经营者通过碳汇交易、文旅经营收益、种植经济林等多种渠道获得收益。
3.“投资人+EPC”模式
“投资人+EPC”模式适用于项目具备充分经营性收入的情况。政府将资产归属、管理、考核等职能全权委托给授权平台公司,由其选定合适的社会资本方(通常为EPC总承包方),与社会资本方合资组建SPV公司。峨眉山市生态环境质量提升与绿色产业融合发展项目采用该模式,总投资71.3亿元,合作期限33年。社会资本方与政府方共同组建的实施公司负责项目的策划、设计、投融资、建设、运维等全过程一体化工作。
4.国企投资运营模式(ABO模式)
在财政支出额度较大但未超过规定上限、实施进度要求紧迫的区域,EOD项目可采用ABO模式。政府授权属地国有企业作为项目业主,负责项目的投融资、建设、运营,政府进行绩效考核并按约定给予授权运营服务费。日照水库流域生态保护与产业开发项目就是由日照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实施机构,总投资约26亿元,通过自筹资金和政策性银行贷款等方式筹措资金。
5.政府专项债券模式
政府专项债券模式是指通过发行政府专项债券为项目获得融资,项目的收入作为还款来源。这种模式在融资方面具有信用评级高、成本低等优势。宁城县蚂蚁山生态环境治理建设项目通过申请发行政府专项债券筹措建设资金1.5亿元,实现了矿山生态环境治理修复与康养、农业种植及旅游等产业的融合。
综上所述,EOD项目的融资模式多样,每种模式都有其特定的适用场景和优势。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项目的具体特点、财政状况和市场环境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融资模式,以实现项目的顺利推进和可持续发展。(侯景文)